【深度】奮楫爭先向未來!銅仁逐“綠”前行
十月的銅仁,依然群山疊翠,依然碧波蕩漾,依然激情滿懷······逐“綠”前行,銅仁奮楫爭先向未來!
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是貴州省社科聯促進學術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活動,是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果交流、建言獻策、決策咨詢搭建的平臺。前不久,貴州省社科聯2023年學術年會暨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理論研討會在銅仁人民會堂召開。此次研討會,由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銅仁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貴州省社科聯、銅仁市委宣傳部、銅仁市社科聯,銅仁市各區(縣)黨委宣傳部、學術年會論文作者代表及專家學者,銅仁市委黨校社科聯、銅仁市各高校社科聯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強調,哲學社會科學必須主動貼近改革發展穩定的偉大實踐,深入研究和回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和歷史之問。
近年來,銅仁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對銅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堅持以生態文明引領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與日俱增。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深入學習貫徹和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助推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進行交流研討。
學精神,話當下,謀未來。在熱烈融洽的氛圍中,來自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探討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新征程上的“新考卷”,通篇拷問初心、檢驗擔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大會精神轉化為高質量譜寫銅仁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強大力量和實際行動。
方向明則思路清。綠色是銅仁最大的特色,生態是銅仁最大的優勢。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全市立足資源優勢,找準發展方向,明確了以生態文明引領銅仁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方方面面,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思想和思想相碰,就會迸濺無數火花。大家在交流中感受銅仁高質量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描繪出一幅“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進圖景。
一場深研細照的學習研討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知為行之始,學為用之先。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抓緊抓好抓出成效,是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走深走實的關鍵之舉。
緊扣黨的二十大精神,一場高質量的學習研討有序展開。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聚焦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未來,緊扣實施“四新四化”主戰略、“四區一高地”主定位,結合本地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突出地域特色,圍繞以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開展研究闡述;圍繞加強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開展研究闡述;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開展研究闡述;圍繞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研究闡述;圍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開展研究闡述等,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把學問寫進群眾的心坎里!”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黃昌祥在研討會指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為貴州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切實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緊緊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真正把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銅仁市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突出地域特色,在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未來等領域確定一批重大研究選題,推出一批具有理論深度、實踐厚度、情感溫度,彰顯貴州特色的研究成果,為奮力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更多社科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章,深刻闡述了綠色發展的核心內涵,并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曉軍表示,將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良法善治高質量推動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未來。
思南縣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陳時安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發展現代生態經濟,正是順應了這一要求,拓寬了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對于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生態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宏偉藍圖催人奮進,凝聚力量勇毅前行。堅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深入學習領會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銅仁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場信心滿懷的成果展示
綠色發展,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銅仁的自然因綠而美,產業因綠而興,青山綠水踏歌而行。
近年來,銅仁緊扣省委、省政府對銅仁作出的“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好銅仁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大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一以貫之加強綠色保護,一門心思發展綠色經濟,一心一意推進綠色惠民,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大數據、現代能源、生態食品飲品藥品、林業經濟、文化旅游六大主導產業,進一步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奮力譜寫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銅仁篇章。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全市上下立足綠色生態這一最大財富,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持續用功發力,推動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協同并進,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一幅生態與生計兼顧、增收與增綠協調、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統一的壯美畫卷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交流研討中,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是大家關注的一大主題。
黃昌祥說,“銅仁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對銅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堅持以生態文明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推進自然生態、經濟生態、城鎮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人才生態、政治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對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的新未來充滿期待。”
武陵山腹地桃源銅仁美。素有地球同緯度唯一“綠寶石”“黔山第一”美譽的梵凈山,森林覆蓋率達95%,是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其優良的生態資源優勢和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無一不彰顯著銅仁獨特的綠色生態魅力。
“梵凈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探索,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范例,是貴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守好兩條底線的具體行動,也是銅仁以生態文明引領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銅仁市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銅仁融媒“深度”報道工作室主持人張勇直言,梵凈山是“兩山論”在貴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和注腳。數字化時代,生產生活與IP加速融合?,F如今,梵凈山成為銅仁最靚麗的品牌、最有標志性的IP,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銅仁篇章“新引擎”。
銅仁市侗學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汪興,以江口民宿產業集群發展為例,談到民宿產業既是推動文化和旅游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入點和鄉村振興的突破點。“江口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以生態旅游集聚提升‘美麗經濟’,以旅游產業化打造發展‘綠色引擎’,按照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產力的思路,重點圍繞梵凈山森林康養民宿集群做足文章,不斷推進民宿產業向規?;?、品牌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
看亮點,數成效。與會嘉賓紛紛表示,以生態文明引領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一場凝聚智慧的交流分享
找準發展新優勢,激活趕超新動能。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在現實與未來相融相促中,開拓進取、奮發有為,點燃的是奮斗者御風翱翔、直上云霄的壯志豪情。
研討會上,與會嘉賓紛紛結合銅仁實際,圍繞如何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后發追趕者,做西部欠發達地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典型實踐者,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創新探索者,積極建言獻策。
銅仁市林業科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姚茂權說,“隨著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深入推進,銅仁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進入新定位。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探討銅仁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的路徑,對于推動改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狀況,將廢棄礦山修復成綠水青山,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銅仁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措施實、亮點多、前景好。要加快推進‘綠水青山’型資源環境要素向‘金山銀山’型資產轉化。”銅仁市融媒體中心高級記者張著昶說,從對自然資源進行科學界定、對自然資源進行多維度確權、對自然資源進行價值評估、構建生態環境普惠機制等方面提出對策措施,為全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提供了可行性建議。
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為貴州省上下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精準目的、動力、方式及路徑,是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新突破的重要理論武裝。
玉屏侗族自治縣經開區科技和人才服務中心冉華偉說,以貴州玉屏經濟開發區工業產業綠色發展路徑為例,提出“大力推動工業經濟綠色發展,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引導產業布局、倒逼結構轉型,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在力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背景下,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銅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項目管理科潘越認為,通過對銅仁市風電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態勢、發展特點進行調研和分析,從政策、招商、人才、保障四個方面總結了銅仁市新能源產業的成功經驗,對銅仁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近年來,全市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依托優良生態資源,打造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梵凈山珍·健康養生”綠色優質農產品“泉涌”發展,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宣傳部陳莎莎頗有感觸,通過分析新媒體助力農產品銷售的意義、優勢以及困難,結合新媒體在沿河助力農產品銷售的實際成效,提出了優化新媒體營銷渠道、優化農產品促銷策略和優化農產品價格等一系列措施,為當前形勢下運用新媒體相關技術促進農產品銷售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銅仁全面實施“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大力發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銅仁市“強村富民”計劃三年行動,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黨校教師張坤鵬強調,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視角,結合印江自治縣羅場鄉兩河村深入推進“強村富民”行動的做法,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提供路徑參考。
逐“綠”前行,向新出發。一句句鏗鏘有力的發言,一次次激情澎湃的探討,一份份凝聚智慧的建議,為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理論支撐。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爭先向未來。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找準新坐標、把握新要求,以實干擔當構筑起確定性和可預期性,奮力推動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明日的銅仁必將更加生機盎然,民生福祉必將更加豐沛,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將與日俱增。(楊紅)
編 輯:陳 虹
二 審:肖 玲
三 審:吳江明
總值班:勾文明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