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銅協作】萬山高樓坪鄉:“菜籃子”變“錢袋子” 東西部協作結碩果
蔬菜大棚成為村民致富好路子,這是萬山區高樓坪鄉東西協作幫扶的真實寫照。高樓坪鄉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水源充沛、氣候適宜,盛產各種蔬菜,是萬山區蔬菜種植大鄉。近年來,高樓坪鄉立足實際成立鄉級合作聯社高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真正實現了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全面整合資源
合作聯社應運而生
高樓坪鄉雖然擁有優質的產業發展基礎,但由于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極大限制了蔬菜產業的發展。2019年,高樓坪鄉緊緊圍繞中央及省、市、區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在全區率先成立了鄉級合作聯社——高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充分整合政府、村集體、農民等多方資源,以國有企業帶動全鄉產業結構調整,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傳統模式碰壁
多方尋找銷售新路
“由于合作客戶少,我們的產品容易被商販壓價,而自己拉到市場上賣,比較零散,也不好賣。第一批上市的蔬菜空有好品質,卻賣不出好價錢,十分可惜。”據高豐公司負責人蔡芹介紹,傳統經營模式始終制約著公司的發展,高豐公司常常在產品銷路上碰壁。
為此,2020年公司決定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無中間商轉手,直接在銅仁市龍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租下攤位,積極尋找客戶,將“高豐蔬菜”第一手送到群眾手里,日積月累,“高豐蔬菜”受到熱捧,多家客商簽訂采購協議,銷售渠道逐漸打通。
產銷一體推進
提升消費幫扶成效
2021年初,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形勢、新任務,對新一輪東西部結對幫扶關系進行優化調整,明確“十四五”期間,由廣東省東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10個區縣。高豐公司借力東西部協作東風,找到了一條蔬菜銷售的新路子。
2022年起,高豐公司多次前往廣東考察調研,認為構建產銷一體農產品供應鏈可以節省倉儲成本、保證利潤,在減少損耗、帶動群眾增收的同時還能讓城市消費者吃上新鮮高品質的農產品。
2023年2月,高豐公司與廣東浩盛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蔬菜產銷協議,形成了穩定的“產、供、銷”一條龍產業發展路子,高豐公司的蔬菜銷路徹底有了保障。同年4月,高豐公司同萬山黨政代表團赴東莞市東城組團對接東西部協作工作,雙方明確進一步深化消費協作,積極拓展產銷對接渠道,努力將萬山打造為融入灣區經濟發展的“菜籃子”。高樓坪鄉備受鼓舞,從農業種植技術、農產品開發、包裝等方面出發,對農產品全鏈條產業鏈進行整合,堅持各鏈條精益求精,有效保障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積極將高豐公司蔬菜基地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
在一次次交流互訪、一路路“問計取經”、一批批組團考察幫扶下,高豐公司發展如火如荼。
攜手奮進新程
東西協作未來可期
盛夏的高樓坪鄉烈日炎炎,在高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里,幾十位工人顧不上炎熱的天氣,穿梭在悶熱但滿眼翠綠的大棚里,采收、打包、裝車……這些剛采收的蔬菜將在公司完成分揀包裝后,直接送往近千里之外的東莞。
“前兩天打黃瓜,今天收西紅柿,大棚里天天都要忙著加班采收。我從4月一直干到10月,每個月能做20天左右,一天工資80塊錢,離家近,既能掙錢又方便照顧家!”在基地里務工的小灣村村民劉水英,一邊忙著采摘,一邊感慨道。
據了解,高豐公司現有標準化大棚249畝,產業基地7個。今年以來,采用“一棚多季、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種植方式種植黃瓜48畝、西紅柿55畝、絲瓜36畝、苦瓜23畝、陽光玫瑰葡萄65畝、蜜棗22畝。截至今年6月,高豐公司蔬菜銷售總額192萬元,實現凈利潤35.2萬元,預計全年銷售總額實現380萬元以上,實現凈利潤60萬元以上。7個基地目前帶動124名周邊群眾長期務工,每人月均增收2200元以上。帶動全鄉342戶脫貧戶(監測戶)戶均分紅1000元以上,帶動8個村集體經濟積累村均增加2.25萬元。“自莞銅結對以來,廣東東莞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實施協作項目18個,在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等領域起到了助推作用,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接下來我鄉將找準與東莞合作的最佳結合點、發力點,共同發展的新協作,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樓坪鄉黨委書記王寶興表示。
不以山海為遠,攜手共赴新程。東西部協作的開展將東莞的大市場優勢與高樓坪鄉新鮮的農產品資源優勢緊密地結合起來,隨著消費協作之網鋪開,高樓坪鄉越來越多的優質果蔬及農特產品將跨越千里,走進東莞百姓家中。(楊軼婷)
編 輯:陳 虹
二 審:肖 玲
三 審:吳江明
總值班:勾文明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