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舍村立足特色文化 走“景區帶村”發展之路
近年來,江口縣太平鎮云舍村立足鄉村本色,挖掘土家民俗文化特色,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不僅實現了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還將民俗文化、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區帶村”旅游發展之路。
用活素質拓展基地,激發鄉村振興活力。云舍村通過建好鄉鎮黨校,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發揮太平鎮黨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對內開設黨員培訓班,提高黨員黨性修養,對外承辦各種形式的素質拓展活動和夏令營活動。開班以來,先后有縣委組織部、湖南花垣小學和貴州財經大學等院校到鎮黨校云舍教學點開展主題黨日或夏令營活動,得到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已積累收益60萬元,按照“721”分紅模式,70%作為村級滾動資金,20%作為群眾分紅,10%作為村干部管理報酬的有效補充。目前,共拿出14.8萬元用于群眾分紅、開展春暉助學、組織致富帶頭人外出考察學習、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等。
用好特色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云舍村依托“中國土家第一村”這一民族特色旅游資源,充分利用土家筒子屋、古法造紙坊、云舍土家民俗風情表演節目等特色旅游項目,結合村內神龍潭、龍塘河、仙人洞、嘎麻洞、云巖大峽谷等自然景觀,統籌推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在開展好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主要傳統節慶活動的同時,深入挖掘土家特點的“趕年”“過社”“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數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達到大小節日不間斷,活動開展時時新的氛圍。云舍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截至目前,正式營業的農家樂有50余家,民宿40余家,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今年,云舍村接待游客30萬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萬余元。
用實閑置資源資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采取“黨支部+合作社”的村社聯建方式,推動村“兩委”成員和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通過搭建產業發展平臺,積極組織村民,盤活重組閑置資源,累計整合3畝閑置魚塘和10畝閑置土地,與景區運營公司和酒店公司采取利益聯結模式,建設了水上娛樂設施和特色民宿,實現集體經濟年收入15萬元。今年,利用云舍風雨橋地理位置的優勢,新建設了云舍村集體經濟風雨橋集市,規范設置小吃攤位16個,燒烤攤位30個,已完成招租并開始運營,直接租金收益70萬元,帶動就業300余人。同時云舍村集體結合自身特色打造了“云舍大嫂”旅游品牌,其中包含云舍社飯、臘肉、臘腸、蒿菜粑、干筍子、花生等特色商品,讓游客“游得歡、看得美、吃得好、帶得走”,推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加工品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游靜)
編 輯:陳 虹
二 審:肖 玲
三 審:吳江明
總值班:勾文明
網友評論